12地支对应时辰图表
地支概述
地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时间记数方式,指代古代农民由12种动物年为周期计算时间,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12种动物被称作“地支”。地支与阳历和阴历要素有紧密关联,是中国农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辰概述
中国古代的时辰是一种根据太阳通过地球自东向西的移动而划分的时间单位,当时辰运行到一定程度可以分为十二。每日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时辰有不同的一种风俗或习惯称“时节”。例如子时,表示夜晚11点至凌晨1点,此时人们多数已就寝,只有夜间工作者和警卫执勤者在工作,而鸣钟然炮、亮灯、鸣号等,则是介绍夜末凌晨时刻的”子夜歌”。
12地支对应时辰图表
根据中国农历,每日24小时的时辰都有对应的地支,具体如下表:
地支 | 时辰 |
---|---|
子鼠 | 23:00 - 01:00 |
丑牛 | 01:00 - 03:00 |
寅虎 | 03:00 - 05:00 |
卯兔 | 05:00 - 07:00 |
辰龙 | 07:00 - 09:00 |
巳蛇 | 09:00 - 11:00 |
午马 | 11:00 - 13:00 |
未羊 | 13:00 - 15:00 |
申猴 | 15:00 - 17:00 |
酉鸡 | 17:00 - 19:00 |
戌狗 | 19:00 - 21:00 |
亥猪 | 21:00 - 23:00 |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推算每个时辰所对应的地支。比如,凌晨3至5点是寅虎时(3、4、5点三个时刻属于一个时节),因此对应地支是寅。下午5至7点是酉鸡时(5、6、7点三个时刻属于一个时节),因此对应地支是鸡。每个时辰的地支都有其象征意义,可以反映其中文化和习俗的印记。
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支和时辰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地支和时辰不仅是中国古代农民根据星象判断天气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承载了许多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每个地支与时辰的配对,都是文化的连接点,构成了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地支和时辰的组合搭配,发掘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